吉好彩票- 官方版本下载 - 最新app下载V6.8.6
吉好彩票2023-01-31 16:05

随环卫工老魏上早班******

  【新春走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层

  新年伊始,凌晨3点半,大街小巷一片寂静,吉林省舒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车库里早早地忙碌起来了。

  “出车!”检查完车况后,环卫工人魏振江和搭档登上大型垃圾清运车,驶向街道深处。清运车一路走走停停,每遇一处垃圾桶,就是一连串自动化动作:把桶挂车、倾倒和压缩垃圾、把桶归位。

  “现在可比过去好干得多!早先,开小四轮儿,得靠人装车,一天下来累得不轻。现在有专门车辆代替人工,车辆一走一过就能完成,省时又省力!”不到3个小时,魏振江和搭档就“扫”完20多条主要街路,完成了当天的第一趟作业。

  “走,吃饭去!”车停进育才路垃圾中转站,魏振江招呼搭档向附近的环卫早餐点走去。“一个鸡蛋,两个花卷,一碗小米粥、一碟小菜!”发餐师傅把热气腾腾的早餐递给陆续进门的环卫工人。

  魏振江领到早餐,就近坐下,听工友们聊天。“以前,早饭不是对付口干粮,就是趁休息着急忙慌往家跑,这回可好了。”“可不,这口早饭真是暖心又暖胃!”“退休前又赶上一波好政策,知足呀。”魏振江吸溜一口小米粥,点头赞同。

  “天儿冷,辛苦师傅们把早餐整热乎点儿!”舒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陶利民像往常一样,在早餐点关注工人们的用餐情况,“这些年,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环保设施齐全,机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劳保产品四季供应充足。舒兰始终把环卫工人作为关心关怀的重点对象。”

  越来越好的不仅是工作设备和工作待遇,还有舒兰环卫工人切实体会到的市民不断提升的文明自觉。

  吃完早餐,魏振江开始了第二趟清运作业。车窗外,树上的彩灯、商家橱窗上的花带和生肖兔贴画将干净的街路点缀出节日氛围。

  “早些年,路上总有果皮纸屑,我们环卫工人天天都得弯着腰拾掇。这几年,舒兰的绿化美化亮化越来越好,爱护环境的人也越来越多,还经常有志愿者来帮忙,路上一天比一天干净。”魏振江一脸骄傲,“如今,环卫工人可受重视了。你看,路边的商家都加入了‘爱心驿站’,我们进去歇脚,还给我们倒水喝,大伙儿干劲儿十足!”

  在舒兰,尊重、爱护、关心环卫工人的风尚背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小城舒兰持续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宣扬先进生活理念,全方位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成功创建了省级文明城市,正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进发。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01版)

吉好彩票

探访江苏滨海海洋牧场:海上“荷花”开 搭台新牧渔******

  (新春走基层)探访江苏滨海海洋牧场:海上“荷花”开 搭台新牧渔

  中新网盐城1月12日电(于从文 顾名筛)在离岸几十公里的黄海上围网6万立方米水体进行海洋养殖,网箱上方建设的平台不仅有智能化养殖控制系统,还有海洋科普基地、多功能观光休闲设施……江苏滨海“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甫一问世即受关注。兔年新春前夕,中新网记者登上海洋牧场平台,感受深海智能化养殖的新奇。

海洋牧场平台与海上风电场的大风车“同框”,组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 谷华 摄海洋牧场平台与海上风电场的大风车“同框”,组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 谷华 摄

  11日上午,江苏滨海海域阳光正好,海风柔和,海鸟盘旋。记者搭乘补给船出海,穿行在海上风力发电大风车“丛林”之中,向着汪洋中的海洋牧场驶去。经过近3个小时的航行,海天之间一座白色的四方形“海上城堡”映入眼帘。陪同采访的陶湾海洋牧场负责人李益说,这就是“陶湾一号”海洋牧场智能网箱平台。

  李益继续介绍,陶湾海洋牧场是由滨海县农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集海洋养殖、海洋科研、海洋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投资4.2亿元建成多功能综合平台、人工鱼礁及其附属配套设施,2023年底完成二期建设,2025年底完成三期建设,届时将成为盐城市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东部地区全品类优质水产品供应基地、全国首个县域海洋牧场产业化示范区。

海洋牧场平台的四根圆柱间内侧围着巨型网箱。 谷华 摄海洋牧场平台的四根圆柱间内侧围着巨型网箱。 谷华 摄

  登上“陶湾一号”智能网箱平台,同行人员纷纷惊叹这座“海上城堡”的宏大壮观。四根巨型圆柱和若干根斜插柱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平台,四根圆柱间内侧围着巨型网箱。离水面十五六米高的平台有三层,一层是养殖观察环道和投饵管道,二层是智能集控室、污水处理室、电气设备间、应急发电机室等功能室,还有科普馆、会议室、客房、餐厅等配套区,顶层是观光平台和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平台犹如一朵荷花盛开在大海中。

  “养殖网箱水体有6万立方米,最多可养殖50万尾到60万尾深海鱼,日前刚试投放5万尾黑鲪鱼苗,养殖8个月左右即可上市。”带领记者参观的平台工作人员姜亚雷是名退役军人,他对这个海洋智能养殖平台充满自豪感。他说,更重要的是,在平台四周约9700亩的水域投放了34000空方的人工鱼礁,这些人工鱼礁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孔洞,有利于海藻等海洋微生物附着,为鱼类提供繁殖、避敌、索饵、嬉戏的场所,这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工作人员操控智能设备,对海洋牧场进行全方位日常监测。 谷华 摄工作人员操控智能设备,对海洋牧场进行全方位日常监测。 谷华 摄

  在海洋智能养殖平台的智能集控室里,摆放着各式智能设备,十几台电脑屏幕上,有的显示各种数据,有的显示监控画面。负责这里工作的是24岁小伙子顾硕,大学毕业后在中交一航局工作,得知家乡建起海洋牧场后,回来参与这项事业。他告诉记者,智能集控室是海洋牧场的“大脑中枢”,从海洋环境监测、安全控制、内外联络到灯光控制、鱼料投放,都能在集控中实现。他指着面前的一块屏幕说,当前海水温度、盐度、PH值、叶绿素、溶解氧浓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点击查看历史数据,可见这些数据在日、周、月之间的数据变化曲线。

  “由于是智能操控,海洋牧场日常运行只需要4人,15天到20天轮换一次。”李益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业务的多面手,发电、放养、数据分析等各种业务都能熟练操作。

工作人员乘小艇下水检查网箱。 谷华 摄工作人员乘小艇下水检查网箱。 谷华 摄

  值得一提的是,“陶湾一号”海洋牧场平台日常运行和生活用电都来自平台上安装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同时建有海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垃圾定期运回陆地处理,运行真正实现绿色生态无污染。

  “将来,‘陶湾一号’海洋牧场除了正常的网箱养殖功能外,还将提供科普培训、垂钓潜水、商务会议、休闲观光、婚庆典礼及特色餐饮等服务项目,成为真正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李益说。

海洋牧场平台建有海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 谷华 摄海洋牧场平台建有海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 谷华 摄

  “建设海洋牧场既是科学的生态修复手段,也是现代的渔业生产方式,更是创新的渔业产业形态。”滨海县农旅集团董事长吕海军表示,今后,将全力抢占生态渔业示范发展的制高点,实施“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战略,拓展更多的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

  下午4点40分,记者告别“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的值守人员,他们将在这里度过兔年春节。乘船离开的那一刻,回首望去,这座荷花型的“海中城堡”与周边海上风电场林立的大风车“同框”,组成了这片广袤海域上的别样风景。(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吉好彩票地图